用好三类人才 助推“专精特新”企业加速跑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而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这一企业群体在专业化能力稳步提升、社会影响力日益凸显的同时,也遭遇着协同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人才短缺、高端市场竞争力不足等困境,特别是人才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助推专精特新企业“加速跑”,需要在统筹推进企业家、创新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上出实招、谋实效。
用好企业家人才,培强专精特新企业加速跑“大脑”。企业家是中小企业的掌舵人、领行雁,要在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前提下,更好发挥职能和资源优势,强化部门协作,创新工作方法,竭力打造一支具有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国际视野的“专精特新”企业家队伍。
要科学制定企业家队伍培训规划,建立覆盖“四上”企业、各类培训相辅相成的企业家培训体系,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观摩相促进、教学与研讨相融合,培养企业高素质“带头人”。要引导企业家树牢自主创新发展理念,鼓励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引导企业引进具有世界眼光和创新能力的职业经理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着力营造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健全融资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创业辅导等服务平台,千方百计暖企惠企,营造更优法治生态、创新生态、人才生态。
用好创新领军人才,夯实专精特新企业加速跑“筋骨”。“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要素在于人才个体及其组合团队。对于多属制造业的“专精特新”企业来说,创新领军人才缺乏问题直接导致企业创新后劲不足。要坚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勇立潮头、敢于创新,切实解决企业走创新之路遇到的实际问题。
要积极为创新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充分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确保科研项目取得成效。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让创新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创新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用好高技能人才,锻造专精特新企业加速跑“肌肉”。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一个更为重要的特质就是要充分发扬工匠精神,调动技术工人劳动积极性,使人才红利、劳动者福利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融为一体。
在职业培训方面,要逐步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范围,强化线上线下技术训练,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在职称评定方面,要构建技术工人与工程师职称“双通道”,实现高技能人才职业转换和职称递升;在薪酬待遇方面,要提升一线技术工人待遇,改革技术工人薪酬结构,加大技术技能占比,探索高技能人才与企业管理人员平行发展机制;在技能提升方面,要建立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通过“传帮带”推进高中低不同等级技能人才同步发展。同时,要大力开展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领域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合作,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