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集聚科技兴海的人才力量

发布时间:2022-06-08 20:54:07    来源:    阅读量:0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了研究探讨人才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中国人才》杂志联合部分城市党委组织部门,共同开展了“人才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专题调研。本期,我们刊发一组调研分析文章。

组织策划:中国人才杂志社

调研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委组织部

福建省厦门市委组织部

山东省青岛市委组织部

江苏省连云港市委组织部

浙江省舟山市委组织部

广西北海市委组织部


集聚科技兴海的人才力量

——“人才助力海洋强国建设”调研分析之一

海洋,辽阔而神秘,美丽又富饶。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海洋生物占地球生物资源的80%。在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今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海洋拓展生存空间,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为此有专家表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走向海洋,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我国拥有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海洋强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22年4月,他在考察海南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海洋强国,是指在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和海洋安全维护等方面都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

现代化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从“十二五”“十三五”到“十四五”,国家都制定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形成了三大海洋经济圈的布局,即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的北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的东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的南部海洋经济圈。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人才工作如何呼应海洋强国战略?在迈向强国新征程之际,如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带着这些关切,《中国人才》杂志组织了“人才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专题调研。参加本次调研的城市,分布在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基本上都是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或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从调研情况看,各地都很重视海洋人才工作,瞄准海洋经济发展,出台政策措施,广聚各路英才。

各地热切关注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探索海洋的难度,远远大于探索太空。迄今为止,人类对海洋的探测仍然极其有限。

这也意味着,海洋科技发达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高精尖技术正加快渗透到各个海洋产业部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依赖科技创新。海洋竞争,实质上成了高科技竞争,海洋开发的深度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度。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创新。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后,发展海洋科技更是受到空前重视。2021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批复中强调:“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各省市制定的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都特别关注海洋科技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广东省提出:“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山东省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兴海战略,成为国家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导力量。”江苏省也表示:“打造全国领先的海洋产业创新高地。发挥江苏科教优势,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国家队’建设。”

打造海洋科研平台,集聚海洋科技人才,成为各地发展海洋经济的关键一环。

“海上花园”厦门,拥有35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94公里海岸线,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在人们心目中,厦门是个优美的海滨旅游城市。其实,这里的海洋科研也根底深厚。

1946年,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在厦门大学成立,厦门因此被誉为我国海洋科学人才培养的“蓝色摇篮”。厦大聚焦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性地设置了海洋生物科学与技术、海洋化学与地球化学、物理海洋学等学科体系,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海洋科学家。在为社会输送具有“海洋”视野和胸怀的优秀人才的同时,也为海洋科研作出了卓越贡献。

2021年,厦门出台《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集聚海洋发展智力资源等要素,打造国家海洋高端高新产业基地,培育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022年3月18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场地、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建厦门海洋生物基因库,努力把基因库建成国家级海洋生物遗传资源创新平台。基因库建设对掌握海洋生物基因资源战略储备、维护海洋生物信息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海洋生物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和技术创新提供海洋生物基因大数据支撑,从而促进海洋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招商引资服务环境。

目前,厦门已建成国际最大的海洋生物基因库、全国最大的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和国内首个海洋“双创基地”,海洋人才科研创新平台不断完善。组建了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等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工程技术中心65个,搭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为了激发海洋科研人才的活力,厦门市依托国际海洋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等平台,着力转化海洋科技重要创新示范成果,成立厦门市海洋产业基金,带动社会资本重点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入。同时,鼓励各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转让、入股、共同开发等先行先试。海洋三所将技术转让或许可的净收入奖励比例提高至80%,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允许科研人员到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近年来,成功转化海洋学科专利或技术40余项,拉动企业与社会投资超15亿元。

良好的平台、灵活的机制,使厦门集聚了一大批海洋科研人才。目前全市涉海从业人才近8万人,其中两院院士、高级职称以上人才超千名。

为了更好发挥高端人才的作用,厦门组建了南方海洋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联盟等人才联盟,为海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以新机制集聚海洋科技创新人才

海洋,青岛最鲜明的城市特色。

青岛在海洋科研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中国海洋大学就坐落在青岛。青岛拥有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系统认定省级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4个,市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2个。调研显示,目前青岛集聚了涉海院士 24 名,海洋类高级职称以上人才2500 余名。山东省新当选的 2 名院士均是全国海洋领域专家,也都出自青岛。2021年,驻青岛高校涉海专业在校生突破2 万人,其中硕博研究生突破1万人。

为了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青岛在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21年1月26日,青岛市政府、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三方共建,注册成立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聚焦解决我国海洋工程方向重大战略需求、海洋工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以“强核心+大平台+产业化”的运行模式,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链和产业链,努力建设成为全球顶尖的海洋科技与工程研发机构。

海工院是一个“零编制、无级别”的事业单位。为了更充分激发人才活力,海工院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创新,从人才需求、技术需求、市场需求出发,通过建立“股份制+双聘制”双要素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股份制”是将个人科研成果在海工院平台上实现的增值部分,都可以以股份制方式来分享收益。“双聘制”则是通过创新人才引进与使用模式,打破身份、人事关系等种种制约,着重于智力引进借入,允许人才多向选择、自由流动。

青岛不断加大与在京、驻青科研院所、高校、重点企业交流,在合作的过程中挖掘人才、吸引人才到海工院平台发展。技术研发、项目落地产业化需要什么,就引进什么人才。根据项目需求,聘任相关领域的首席科学家或学科带头人作为各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并给予一定的津补贴,吸引研发团队向海工院平台进行聚集、融合。目前,海工院已建成9个基础性核心技术研究中心,均由相关领域的首席科学家或学科带头人作为牵头人。

“十四五”时期,青岛将更加重视海洋科技创新。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把“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作为青岛城市发展定位,提出要依托国家级海洋创新平台,加强海洋领域基础研究,突破一批前沿交叉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增强参与全球海洋科技创新竞争能力。

适应海洋科技创新之需,青岛也以更大魄力集聚高层次海洋人才。2022年4月,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了“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紧接着召开的青岛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政策突出海洋人才特色,提出海洋人才发展计划,围绕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着力集聚引领型海洋人才。对助力海洋人才创新创业提出精准支持政策。赋予海洋领域高成长性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自主荐才权,推荐的人才择优纳入各类人才工程进行培养资助。对引进的海洋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高层次人才,按照上年度用人单位实际给付年度薪酬总额的30%给予奖励,连续奖励3年。对在青岛就业的海洋领域急需紧缺专业博士、硕士给予住房补贴。开展海洋领域突出贡献人才评树活动,对获评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

做强海洋科研平台

对于宁波,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拥有世界一流强港。2021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24亿吨,连续第13年保持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08万标准箱,成为继上海港、新加坡港之后,全球第三个集装箱大港。

近年来,宁波海洋经济迅猛发展。2021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061.7亿元,同比增长16%,占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20.7%。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在于宁波以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引领,以推进海洋科教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

2015年,宁波市成立海洋研究院,由市发改委、宁波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三家单位共建共管。这家集咨询、规划、研发、产业化、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集聚了一批硕士以上人才,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海洋科学研究。如开展了宁波首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技术”等科研及产业孵化工作。

宁波市十分重视海洋科研平台建设,目前拥有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大学、宁波海洋研究院、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等18 家涉海科研机构,拥有3 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5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0 家市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为了增强科技对海洋的支撑能力,宁波积极开展海洋关键领域攻关。在宁波市实施的“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计划中,15个涉海科创项目获得立项,启动实施了特种海缆、跨海工程等领域8项重大科技任务攻关。

“海洋强国,装备先行”。但目前我国面临的关键挑战是“装备先行,材料不行”的制约。海洋服役材料是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资源开发的物质基础,随着国家海洋战略向深远海和极地空间拓展,核心装备对于关键材料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例如深海战略,装备承受的压力每下潜10米便增加1个大气压,全球海底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达1.1万米,其水压接近1100个大气压,深海潜航器虽然已经可以万米深潜,但依然仅能短暂驻留。可以说,没有海洋工程材料领域科技创新的与时俱进,就难有海洋强国的核心支撑。

依托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建设的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重点致力于海洋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工艺技术集成和工程化应用,在支撑我国临海、深远海和极地领域工程装备的关键材料自主可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洋科技创新,必须有坚强的人才支撑。宁波在谋划海洋科技攻关的同时,同步推进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着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对接”功能架构体系,凝心聚力打造海洋工程材料“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应用示范和产业化”的铁军队伍,已经形成了“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的科研梯队。

截至2021年底,北大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8家海洋经济产业类研究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余个,集聚各类人才逾400名,引进拔尖及以上高端人才16名,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动力。

《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宁波要“大幅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争取新建1 家海洋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涉海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25 个以上, 市级以上涉海科研机构达到20 家,全国一流涉海专业学科数量达到8 个,组织开展涉海关键技术攻关100 项以上,新增涉海专利数量4000项。

与上述目标相衔接,宁波将依托“甬江引才工程”, 进一步引进全球顶尖海洋科研人才团队, 汇聚院士专家、战略科学家和科研管理优秀人才等智力资源,培养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开展海洋科学技术发展预测、规划编制、政策研究。对接国际海洋科研机构,吸引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广聚海洋科技创新人才

参加本次调研的,除了青岛、宁波、厦门等副省级城市,还有连云港、舟山、北海等地级市。调研显示,各个城市非常注重集聚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为科技兴海提供人才支撑。

舟山,我国仅有的两个群岛型地级市之一,也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海洋经济创新城市等系列国家战略相继落地,让舟山驶入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舟山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5%以上,初步形成了以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海洋旅游、现代渔业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舟山市

 

近年来,舟山千方百计招引海洋科技人才,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舟山群岛型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种类多样、特色明显的海洋产业,非常适合开展海洋研究。舟山利用这一优势,吸引各类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这里落户。目前已经引进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舟山研究基地、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涉海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海洋领域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形成了一批海洋特色人才发展平台,包括1个人才创业园、3个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5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目前,正以世界一流标准建设东海实验室、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人才平台,东海实验室已正式纳入“省实验室”建设体系。

依托这些机构,舟山集聚了一批海洋科技人才。调研显示,舟山市人才资源总量从2017年的14.44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25.54万人,增幅达76.9%。

进入“十四五”,舟山对人才创新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舟山市“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长三角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与此相呼应,引才聚才的举措也强力推出。

2022年1月,舟山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打造新时代海洋特色人才港的实施意见》,迭代重塑人才政策体系,重磅提出比肩海南、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的“黄金六条”,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海洋经济为导向,聚焦海洋特色产业、海洋双创体系、激发创新活力、高频服务事项、人才工作格局等方面,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人才垒峰工程、海洋人才发展平台提能工程、海洋人才管理改革提速工程、海洋人才发展生态创优工程、海洋人才工作体系增效工程。

北海市紧邻北部湾渔场,渔业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500多种,是久负盛名的“南珠之乡”。2021年北海市海洋生产总值约达690亿元,占广西海洋生产总值38%左右,近五年北海市海洋生产总值均位居广西全区第一。

北海十分重视汇聚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9月10日,由北海市与自然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的广西首个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揭牌,北海实现了国家级海洋科研院所零的突破。

海洋四所将开展南海战略通道安全与海洋安全战略、热带与亚热带海洋生态和生物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南海区域生态开发与经济发展新模式等研究。研究所成立以来,已经集聚了高层次海洋科研人才142名,其中院士、国家级人才23名,博士研究生74人。

依托北海海洋产业园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北海引进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西大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北海基地、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等10家科研机构以及62家注册地在园区的海洋企业,集聚高端人才90名。

连云港市连云区拥有118.4公里的海岸线、16个海岛、1600平方公里的海域、80万亩的近海可养殖水域等丰富独特的海洋资源。

依托自贸试验区优势,连云区加强涉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承建全省沿海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中心,与高校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高起点建设占地3万平方米的连云港悟空科创中心,推动形成集项目落地、资源汇聚、创业服务、人才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连云区还在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建设10家离岸孵化中心,深化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形成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于一体的“1+N”双创孵化联盟,实现“研发孵化在飞地、人才落地在连云”。目前已有瑞川生物、元宇宙等16家科技型公司入驻。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各类海洋科研机构有近200个,从事海洋科研的人员超过3.5万人,而且每年都在增长,近年来海洋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本次我们仅就部分城市的海洋人才状况展开调研,但由此也不难看出,各地科技兴海的氛围越来越浓,我国正快步迈向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凤凰党建
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临沂建投人才发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