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加速度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挑大梁”的比例,提高到20%!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聚焦青年科研人员关切,推出一系列硬招、实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看到这里聚集了不少精英人才,大家都很年轻,充满活力,我感到很高兴。”6月28日,在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大楼前,习近平总书记同企业职工亲切交流。
走进华工激光园区,年轻面孔处处可见,他们正带团队、当先锋。
近几年,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青苗”“猎鹰”“精英”等计划,建立三级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事业平台能者上。仅华工激光,5年累计招聘、留用1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引进50多名行业高层次人才。
今年初,华工科技获得机械、电子信息两个专业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成为省内首批获得该权限的企业。近10年来,华工科技相继引进50多位高端人才,缩小了与国际头部企业的差距。
华工科技的科研人员在检查微小部件。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要“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有突破,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为做好人才工作指明方向。
2012年,我国启动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至2021年共遴选支持6000余人,其中上百人成长为两院院士,数百名青年人才成长为“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我国人才规模迅速扩大。
今年5月30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8部门在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上联合发出倡议,从“关心青年科技人才所思所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强化组织建设和平台支撑”“拓宽国际视野”等6方面,为青年人才健康全面成长提供支撑。
夏末秋初,辽沈大地一派生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集团的车间里,一台台由企业自主研发、用于能源行业的五轴联动机床进入最后的系统调试阶段。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机床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希望年轻一代坚定创新超越、产业报国的远大志向,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多作贡献。”
近年来,沈阳机床实行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已攻克高精度主机设计及制造、高动态运动部件伺服驱动等10余项核心关键技术。
“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
上海在部分科研院所、高校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营造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资助支持试点单位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创造更多“引领型研究”的一流人才团队。
广西出台科技创新条例,在全国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创新项目企业牵头制、科技项目经费“包干制”,强化对科技型企业扶持。
广东制定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人才政策,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落实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人才举措落地,人才在大湾区工作更便利、来去更自由。
“破四唯”“立新标”“揭榜挂帅”……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在创新沃土上竞相奔腾。
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
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氛围,我国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不断激发,人才数量居全球第一,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世界第1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