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谈人才丨枣庄市市中区:深入实施平台引才 推进产才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06 10:20:35    来源:    阅读量: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充分展现全省各地各部门以人才工作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生动实践,今年6月起,人才山东网宣传调研组将陆续深入全省16地市开展“全省人才宣传工作基层行”调研活动,深入挖掘一批基层人才工作的创新经验,全力讲好山东人才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紧紧围绕“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突出平台思维和集成理念,通过整合政策资源、拓宽联系渠道、优化服务生态,创新打造一批务实管用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带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螺旋互动,实现“政产学研”一体推进、产才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搭建立体化招才引智平台,吹响引才聚才“集结号”。聚焦市“6+3”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搭建政府运作、企业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人才交流合作新机制。蹚出“活动招才”新路径。积极组织开展人才行、创业行、产业论坛等“专精特新”人才对接交流活动,连续两年承办“高层次人才枣庄行”,邀请130余名高端人才和企业家来枣推介项目,促成签约20余项,实现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高效融合。打通“以赛引才”新渠道。连续四年承办“创业枣庄 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采用“线上评审+区域复赛+总决赛”模式,在全球征集优质项目600余个,组织100余家重点企业现场对接洽谈,11个发展前景好、产业质态优的项目签约落地市中。激活“政策聚才”新载体。出台人才新政“双十条”,开通服务“绿色通道”,为22名高端人才发放服务“绿卡”,成立区人才集团,打造青年人才之家,建设人才公寓313套,全面激起人才工作“一池春水”。特别是对重点人才项目实行区级领导一对一帮包,镇街部门全过程帮扶,配套2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和8亿元产业投资基金,落地泉为科技、海斯凯尔等优质项目15项,成功全职引进和自主培养国家级重点人才2人,培育省市级人才139人。

搭建多维度创新研发平台,开辟引才聚才“试验田”。聚焦“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战略不动摇,积极搭建贯通“产学研”、链接“高精尖”的创新平台,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聚力打造“高而尖”的产业科研院所。创新与中国建材集团央地合作“枣庄模式”,联合打造中建材科创院,组建由5名国家级人才领军的研发团队,打造8个新材料创新研发平台,入孵气凝胶、工业X射线无损检测等项目13个,其中电致变色玻璃项目打破国外垄断,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形成了集“研发、中试、检验、产业”四位一体的产业创新基地。聚力打造“专而精”的成果转化基地。联合国内行业龙头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打造国科医工医疗器械CDMO产业化基地,建立生产研发外包“3C”模式,构建国内一流的医疗器械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和生产服务基地,落地中科智造、三维海容等优质项目11个。聚力打造“特而新”的科技研发平台。先后扶持泰和科技、康力医疗等企业成功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平台5个,以及院士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38个,带动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8人、枣庄英才28人。支持建设青岛丰益泰和等4处市外创新研发中心,实现“科研创新在区外、成果转化在区内”。

搭建全周期创业培育平台,打造引才聚才“练兵场”。聚力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人才创业培育生态链条。助力企业“由小到大”孵化。快速引进落地清华启迪之星孵化器,开展助企服务活动300余场,助力培育科技中小型企业136家,高新技术企业67家,“专精特新”企业19家,瞪羚企业2家,独角兽企业1家。启迪之星(枣庄)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实现企业“由慢到快”加速。依托清华启迪全球创新网络资源,联合打造鲁南高层次人才加速器,推动科创资源和政府政策高效配置,对接引进轰轰AI机器人等创业项目,加速器被列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支持名单。完成企业“由散到整”集聚。投资50亿元倾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等园区,与5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新材料产业园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27个,光芯科技、光子科技等7家企业已投产;大健康产业园两批次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优选项目,骏盛医疗、中海生物等8家企业已投产;成功打造全国第一个兽药产业园区“中国兽药谷”,推动兽药产业从“低小散”到“集聚化”转变。

凤凰党建
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临沂建投人才发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