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探索跨区域“四链”融合新模式
今年4月,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科科仪园区内的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这个投资5000万元租赁改造的5层独栋办公楼,在寸土寸金的科创核心区域拥有着55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3公里内云集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中关村等20余家知名高校院所和众多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担负着推动北京和德州两地跨区域“四链”融合的重任。
山东省德州市北依京津、南靠济南,在享受着交通区位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先天不足”,就是缺少足够的、有影响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研发平台,面临着创新资源短缺、人才“虹吸”外流的现实问题,在推进“四链”深度融合上显得有心无力、阻碍重重。
为解决上述问题,去年以来,德州市决心突破地域限制,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辩证分析自身不足和特色优势,在临近北大、清华核心位置,实体化打造集人才引育、项目孵化、协同创新、宣传对接于一体的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构建“精准对接—评审入驻—飞地孵化—德州落地”全流程闭环体系,“零距离”链接首都科创资源,“嵌入式”推进京德协同创新,走出一条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有机衔接、跨域融合的新路子。
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研发、德州转化 建立跨域协作创新新模式 与以往企业建飞地的单打独斗不同,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实行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专业运营,由市政府牵头推动,市委组织部负责业务指导,德州人才发展集团承办建设,并在北京成立德才智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聘中关村创业大街专业团队具体管理运营,以市场化、专业化、制度化手段保障规范运行、良性发展。 政府牵头建设的优势十分明显,在谋划上能够站在全市产业布局和科技创新需要上通盘设计,在建设上还能资源集约、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建设之初,德州市就充分考虑项目的在京选育和在德落地全流程,实行市外建飞地、市内建基地,在科创资源集聚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区域几何中心选址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德州产业基地,设计建立了人才项目筛选、招募、评审、入驻、退出、落地等全链条服务流程,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微型综合体”。 在入驻孵化环节,完善技术研发、路演对接、综合保障等功能配置,组建了40余人的入驻评审专家库,通过运营机构初审、行业专家复审,全面保障入驻项目的产业匹配性、创新引领性、人才集聚性、市场前瞻性,吸引“超视计智能显微镜”等33个项目团队入驻孵化,其中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背景的超过60%。围绕落地项目育成转化,在德州市内建设了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绿色化工等中试转化基地,目前已吸引14个项目团队携带人才、技术、资金到德州组建企业、落地转化,合成生物制造联合研究中心等6个项目已在德州投产。 双向链接、互补互进 建立校地企常态对接新模式 突破以往人才飞地研发孵化的单一功能,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已经成为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招院引校的综合阵地,搭建起常态化的京德校地企合作对接平台,双向链接在京高校院所和德州园区企业,有效推动两地科创资源、产业要素的“双贯通”“双循环”。 在科技招商上,倾心打造产才对接平台“京德对接沙龙”,去年以来,先后组织高层次人才创享汇、CXO沙龙、德才技术发布会等“京德沙龙”45场次,组织“德州行—县市区专列”“北京行—产业链专列”对接活动15场次,一大批拥有自主科研成果、硬核技术实力的创业项目有了来德意向。 在招院引校上,全面加强与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先后与2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常态联系,与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入驻中心,培育培训优秀青年人才460余人。 在招才引智上,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支持德州企业在京研发中心,推动平原县、天衢新区等8个县市区设立驻京人才联络处,支持德州食品加工、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标志性产业链7家链主企业入驻建立研发中心,成功集聚近200名工作生活在市外、成果贡献在德州的高层次人才。 人才共享、项目共育 建立资源互通互联新模式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成果转化平台,主要从事基因工程疫苗分离纯化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化,入驻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后,已经承接了5个项目研发任务,加速推动了总投资6亿元的生物医药关键材料产业园在德落地。“作为一家科技平台,我们既需要北京的人才和科研资源,也需要德州在项目孵化、产业转化方面的支持政策,后期我们还要将更多项目放在德州转化。”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成果转化平台负责人巩方玲说。 坚持人才共享、政策互通、产业互惠的理念,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推进政策资助由“平台补助”向“人才激励+项目补贴”转变,将德州市人才政策4.0版链接惠及北京,对入驻研发孵化的人才项目,给予租金减免、人才科技专项支持等政策;对创新中心全职聘用人才,提供同城待遇保障,视同在德州工作,在重点工程申报、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同等享受德州政策待遇,支持人才便捷生活、自由流动。同时,协同创新中心还搭建了产才供需对接平台,实行“企业出题、飞地答卷”,定期发布德州人才需求目录,定向推送北京人才技术供给,促成国家生化工程研究中心马光辉院士团队等77名专家人才,通过“假日专家”“离岗创业”“双向挂职”等方式到德州开展合作。 专业辅导、专题培训 建立项目孵化赋能新模式 德州在优质资源导入上也是下足功夫,聚焦对接用好北京的人才资源、创投资本和管理经验,建立常态化创新辅导体系,定期邀请知果果产权、华路人力资源、凡德投资、平安银行北京分行等专业机构上门辅导。同时,定期组织举办一系列创业培训、创投路演、融资对接等活动,引导入驻项目加强资源合作对接,以全方位创业服务生态体系,加速项目创新落地孵化。 建立落地项目专班服务机制,在项目落地环节,开辟“飞地平台”孵化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开展“一审即终审”,为飞地项目提供“拿地即开工”“开工直通车”等特色服务。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感知与控制实验室主任李学恩团队的金刚线切割机设备项目,在公司注册、资质证照办理、政策申报、人才招聘、厂房建设等方面享受代办服务,仅用2个月时间便完成在德州的建设落地,项目年产值将达2亿元。 德州印象、德州发布 建立城市开放融合新模式 作为推进城市开放融合的前沿阵地,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一体布局了“德州印象”展厅、“德州发布”路演厅,常态化布置“德州造”“德州味”“德州宴”系列展览,情景式展示德州特色产业、政策环境和开放形象,持续擦亮德州品牌、放大德州声音、提升德州影响。 德州籍在京人才数量众多,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发掘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打造“在外人才之家”,挂牌设立京津冀德州籍博士联谊会、驻京青年工作委员会,梳理编制《德州籍在京高层次人才名册》,灵活多样开展“感知家乡”“青鸟筑梦”等乡情联谊活动,包括9名德州籍两院院士在内的1400余名德州籍在京高层次人才,经常到“家”走亲访友、洽谈交流。 依托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德州的对外开放网络也越织越大,在做好项目培育的同时,积极融入北京科技、人才对接活动,承办协办“北大校友路演专场”“未名四季路演厅”和“中关村火花”等品牌活动,邀请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调研考察,全面系统推介德州城市、环境和政策,先后吸引16位院士关注支持飞地及入驻项目,向120余家企业、机构重点推介德州。 飞地引才、借力创新 后发地区如何主动对接外部科创资源 建设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是后发地区主动对接外部科创资源,同步推进飞地引才、借力创新、科技招商的积极探索,也是实现跨区域“四链”融合的成功实践。 ——突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质,是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等互促互成的创新生态系统。政府充分考虑本地发展需求和产业优势做好顶层设计,不干预管理运营,不实行经费兜底,充分用好市场活力和专业力量,实现了“有为”政府主导、“有效”市场驱动、“有机”主体协同,推动了本地产业需要和市场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突出开放引才、灵活用才。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构建“使用弹性、管理软性、服务个性”的引才用才机制,全方位对接北京高校院所、人才智力,实现“借脑研发、借智升级”。政策互联互通、人才柔性引用、创新收益共享等灵活机制,既让北京科创资源、人才智力、技术成果在德州实现价值更大化,又实现了知识、技术、成果、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良性循环,促成了京德两地的合作共赢。 ——突出双向联动、内外协同。在科创资源富集城市设立适度规模的人才飞地,能够统筹发挥招商引才、异地研发的重要作用,总体上投入不大、收益颇丰。德州市通过打造“异地研发、德州转化”协同创新体系,有效弥补了因自身城市量级不足导致的科创资源短板,搭建起集聚高端人才智力、培育“造血型”产业、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实现了小投入、大产出。 ——突出生态为先、城市为要。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活动平台、情感纽带、窗口效应,架起了与北京用人单位、在外人才的“路”和“桥”,擦亮了德州品牌、放大了德州声音、提升了德州影响。在人才飞地的基础功能之上,德州市不断丰富平台内涵,持续延伸“人才之家”“城市展厅”“活动中心”等功能,在构建京德两地错位布局、跨域协同、融合发展格局上发挥了更大作用。 下一步,德州市将加强与北京市政府、高校院所联动,积极探索财税收益分享机制,健全德州与北京、运营公司与落地园区之间的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体系,优化提升“基金+人才+产业+技术”链式服务平台,设立一支“协同创新”专项资金,共建一批产业转化园区,推动两地资金、技术、成果、服务等多要素、多形式合作,以跨区域“四链”融合助推两地合作共赢、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