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点赞山东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发布时间:2023-11-21 15:06:51    来源:    阅读量:0
山东汇聚专家智力服务基层

 打造乡村振兴“高端引擎”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山东围绕基层“引才难、留才难、用才难”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主动为专家和基层“牵线搭桥”,在齐鲁大地演绎了专家与基层“跨越山河”的双向奔赴。

梧高凤必至 花开蝶自来
坚持平台思维,搭建基层引才的“大舞台”

“自基地设立以来,依托基地资源,我们与200多位专家建立起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积极培育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建筑装饰、医疗康养和节会展览六大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农村产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带动周边12个村庄、2.7万余名农民增收致富。”临沂兰陵农业(蔬菜)产业园负责人介绍。

走好振兴之路,真正让“人才+平台+产业”的模式遍地开花,山东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领域,以产学研融合发展为方向,坚持基层引才用才需求导向,建设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6家、省级专家服务基地129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48家,打造了以基地为中心的基层人才集聚“小高地”,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专家有成果,基层有需求,搭建精准高效的对接渠道是建立专家服务基层长效机制的关键。为此,山东开发“专家服务基层信息平台”,建设全省专家资源库,推动专家资源基层共享,架起专家与基层之间对接的“云桥梁”。截至目前,基层通过平台与专家线上对接累计超过1.2万次,开创了专家服务基层的新模式。

智力赋能 星火燎原
坚持活动牵引,打造基层发展的“新引擎”

“省里组织的专家服务活动,帮我们邀请到了淡水渔业养殖的专家,为我们指导大闸蟹养殖技术,全面提升大闸蟹的养殖工艺和产品品质,现在每年订单都供不应求。”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泽谈起近几年公司发展喜不胜收。通过与专家的合作,实现了盐碱地变身“金饭碗”、毛螃蟹成为“富民蟹”的华丽转身。

山东把“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纳入全省人才工作,并以制度形式进行固化,推动活动常态长效。2018年以来,山东各级组织开展专家服务活动6700余次,吸引集聚3.8万余名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创新创业,帮助基层解决技术难题4.2万余个,培训各类人才36万余名,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坚持人才适时、精准“配对”帮扶,“智汇春耕”已经成为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一项生动写照。每年春耕时节,山东集中开展“智汇春耕行动”,组织专家下基层,帮助解决育苗育种、水肥管理、防涝抗旱、病虫害防治等春耕生产问题。2023年山东“智汇春耕行动”共组织农业领域专家7100余人,指导农业种植面积2960余万亩,惠及群众超过330万人,为保障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离不开创新,围绕建立专家项目转化、基层对口帮扶等机制,山东试点建设“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1200余位专家受聘为服务团成员,定期、定向到基层开展帮扶活动。受聘专家都是各学术、行业领域的杰出代表,长期深耕创新,扎根产业一线,有着丰富的服务基层的实践经验、并且为基层发展做出了突出业绩。在全省推广“乡村振兴合伙人”“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等专家服务基层工作模式,引导专家智力资源向乡村集聚,推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真情服务 虚怀爱才
坚持人才为本,营造专家服务的“优生态”

“自从办理了山东惠才卡,享受到各项人才优惠政策,尤其在交通出行和科研保障方面,让我们服务基层更加便利,获取科研第一手资料更加便捷,能够全身心地做好技术研发和推广,更好地服务生产一线。”山东省农科院天敌与授粉昆虫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郑礼表示。 

聊城市连续6年举办“院士专家行”活动,一位位院士专家在聊城找到了发展的新机遇。为让院士能够安心舒适扎根,聊城高标准建设专家公寓,配备各类生活设施,让聊城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院士们说,以前来聊城的时候,都说“去聊城”,现在变成了“回聊城”。这一字的改变,体现出对人才的尊重和爱护。

山东打造支持专家到基层干事创业的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出台《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办法》,为专家到基层创新创业提供29项服务保障措施,帮助专家解决好后顾之忧,让专家可以心无旁骛地在基层创新创业。

为帮助基层引进顶尖专家,山东建立“协议备案+过程描述+服务保障”的柔性引才机制,拿出真金白银帮助基层引进顶尖专家。2022年,帮助基层引进顶尖专家223人,为基层发放引才经费4000余万元。基层与顶尖专家合作项目310项,实现经济效益42.6亿元。


凤凰党建
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临沂建投人才发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