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四链”融合 释放高质量转型发展强劲动能

发布时间:2023-12-19 16:14:15    来源:    阅读量:0

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区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推动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一体部署,全力打造“政产学研用”全链条深度融合生态,为老工业区跨越转型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立足于“人”,构建多维人才矩阵。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家。加强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每年组织开展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16条”等政策,为企业家提供“保姆式”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储备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92人,培育155家“小巨人”、专精特新、瞪羚类、创新型中小企业和136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项目点人”机制。紧扣区委“高质量发展产业行动年”主线,落实产业、人才“双链长制”,15名区领导挂任“链长”,凝聚齐抓共管工作合力。根据产业体系延链、补链、强链需求,实施“产业+项目+人才”计划,编制人才需求清单2056条,靶向引进人才1893名。采取以才引才、项目引才、市场化引才等方式,精准匹配重点项目落地急需人才,年内引进紧缺人才44人、海外高端人才6人。厚植引才育才沃土。坚持把人才“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分产业组建“人才工作服务团”,持续支持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长效助力产才融合发展。深化三个“一对一”跟踪服务体系,区级领导班子成员领衔推进,年内办结销号人才诉求26个。完善全生命周期创新创业生态,常态化开展专业讲座、创业辅导活动,开发“人才精准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政策“一网通查”、求职信息“一键匹配”、招聘活动“一键直达”,推动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创业要素加速集成。

着眼于“教”,助推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行双向培养和联合育人,建立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教育培养机制,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扎实推动产教融合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淄博理工学校与鲁泰集团、淄博普来瑞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工学交替、学岗对接”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388名学生加入企校订单人才培养,其中鲁泰集团班次就业率达100%。支持校企共建融合平台。通过聘任“科技副总”、共享实验室等方式,建立校企定期交流机制,搭建高校、科研单位、企业之间的技术服务和创新开发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和技术服务提供便捷渠道。坚持试点先行,首批支持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七河(国际)香菇技术培训中心,支持山东金城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理工大学联合建设成立金城生物研究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强化校企研发投入,组织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鼓励科研单位人才入股相应企业,按股分红、按利取酬。出台“厚植本企10条”政策,对年度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且研发占比3%以上的企业,按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总额的5%给予激励,其中研发团队分配资金占比不少于30%。同时,每年评选10个智能化技术改造优秀案例和10个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分别奖励30万元和15万元,推动更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致力于“创”,强化创新引领支撑。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连续15年举办“百名专家淄川行”,今年提档升级举办“百名院士专家淄博行”,近200名院士、专家参与,124名博士、教授挂任企业“科技副总”。实施创新平台倍增行动,支持高校院所联合龙头骨干企业,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校企联合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对新获批的创新平台,在享受上级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区级额外给予10—50万元配套支持。目前,全区共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0个,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15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加快核心技术突破。结合实施“人才强链”行动,聘请47名高校院所专家学者为产业发展顾问和“般阳科技合伙人”,研究产业技术发展路径,推动龙头企业与国内知名院所、高校强强联合,助力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和标志性技术成果。金城医药入围中国化药50强,鲁泰纺织荣获中国专利奖银奖;氧氯化锆、AE—活性酯等23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首位。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注册成立人才科技发展集团,投入1.6亿元,专项用于项目开发、创业补贴等,推动50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5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32个项目入选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落脚于“产”,推动产才共生耦合。明确发展格局。制定《建设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行动计划(2023—2025)》,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开展产业链大调研活动,全面摸排链上企业情况。按照“龙头带群带链”模式,串珠成链、集链成群,着力打通一批重点产业链关键节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备、竞争力强产业链条。目前,全区已建设8条先行先导产业链,479家企业入链管理,初步形成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新基建“四新产业”倍增,建材建陶建筑、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电商“三大优势产业”转型提升,文旅产业有效突破的“431”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总体格局。稳步推进实施。强化产业链延伸招商,重点支持一批拥有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强、项目实施方案合理、产品技术含量高的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发挥重点项目“龙头”效应,产业成链、链条成群,提升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截至目前,高端化工材料氯化一体化产业链、谷胱甘肤原料药与制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4个国家级、21个省级人才项目在淄川落地,凯盛新材成功上市,鲁泰纺织、金城医药等9家企业荣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优化产业服务。开发上线“淄川区科技创新平台”,探索形成科技创新成果对接、转化、服务新模式,助力367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畅通的产学研合作渠道。设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金,建设智慧人力资源市场,高创中心、大学生孵化中心等“双创”平台26个,驱动产业结构蝶变升级。

凤凰党建
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临沂建投人才发展集团